某城中镇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设计与初探
    2018-05-07 10:07   浏览:14 次

    某城中镇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设计与初探

    黄兴军1甘艳1廉旭闯2 任伟中3

    (1. 广西宁明惠宁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宁明 532500  2.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3.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1 )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扶贫方针不断提出与扶贫政策不断出台。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成为解决脱贫现状的一个有效方法。本文以宁明县城中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项目为研究对象,从总体规划、居住环境、交通与停车设计、景观绿化和建筑户型进行探析,为扶贫规划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改革开放;易地扶贫搬迁;探析;规划发展;参考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大部分现有贫困人口稳定、完全彻底脱贫的根本出路,也是社会稳定的要求。自2001年以来,中国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试点工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总的来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显著改善了安置区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对于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维护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程丹[1]等以山西省五台县为例,分析了易地扶贫搬迁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游宇[2]等以湖北省三个县为例,进行了相关易地扶贫搬迁的调查和思考。国外没有扶贫搬迁安置的研究,与易地扶贫移民相似的探索研究代表是生态移民或是环境移民。

    但目前对于异地扶贫搬迁的规划与设计,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的规范。如何在有限的区域,创造出人与环境的和谐,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宜居小区,这一直是规划设计中的一个瓶颈。本文探析整个易地扶贫搬迁的规划与设计,技术路线是以宁明县城中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项目为例,对整个过程的各个关键点展开分析。

     

    二、项目概况

    1.工程概况

    本项目由西北侧,东北侧,其余西南侧3个地块组成。地块位于宁明县城西变电站南侧,为扶贫搬迁安置用地;地块南临文化路,北邻明八路,西邻松林大道。基地呈现较规则矩形,场地与周边道路高差较大,周边市政条件较不完善。本地块总用地面积为71836.71m2,西北两侧均为多层住宅区,用地面积为43861.23 m2;住宅区东南侧为幼儿园,用地面积为4730.47 m2,其余为预留用地,用地面积23245.01 m2

     

    2.工程地质概况

    气象条件:位于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地处较低纬度的北回归线内部和北部湾附近,受海洋季风影响,全年温度较高,夏季雨量较多,冬季少雨,雨季旱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条件:宁明县东南部为土山区,山高壑深,形成无数山间带状谷地和峰丛坡地,地势东南部高,北和西北部稍低。

     

    地质条件:根据地勘分析,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发现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对工程施工无影响。在黏土取扰动样件进行易溶盐分析,根据易溶盐分析结果,按国家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分有关标准综合判定:场地土对混凝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三 、总体规划布局

      本项目选址较为偏远,位于广西凭祥--宁明边境贸易合作区宁明片区。目前属于新开发区,市政道路、公共设施及给水、排水、供电有待完善。

    1  规划用地根据块区划分为三大片区,包括商业服务区,居住区,教育区。

     

    1) 商业服务区

     根据地形及设计条件,临西面松林南路,北侧明八一商业街场中部与商业内街结合,以聚集人气从而打造一个繁华的商业中心并解决部分安置居民的就业问题。

     

    2) 居住区

    利用地形高差,居住区主要由11栋6 层住宅组成,主要布置在基地西面及北面。住宅南北排列,各楼栋山墙间距均大于6m,南北向间距大于27m,各户型均为南北向户型,满足日照、通风及卫生要求。各楼栋间通过小区设置的环形消防车道互相连通,各单元入口均可通行机动车到达,满足消防、交通便捷等要求。由西侧松林南路商业内街进入住宅区,中心景观主轴贯穿每栋住宅,景观辐射整个小区。

     

    3) 教育区

    幼儿园根据建筑布置间距自成景观绿地,相辅相成,自然融洽。幼儿园拟规划6个班,南侧为活动场地,西侧与北侧为集中景观绿化,减下与住宅区之间的干扰,消防道路环形,满足使用需求。

     

    2.交通组织以及停车分析

    住宅区人流引导主要往西侧松林南路主要人形出入口,车流往南侧文化路及北侧明八路引导,避免车流与人流交织;小区道路互相环通。住宅区南、北两面为车行出入口,形成消防环道,人行从西侧商业内街引入,人车分流。幼儿园主出入口设置在南侧,内设消防环路,满足要求。小区各个建筑出入口、专用厕所、通道、走廊 、学校 楼梯等均按无障碍设计。各级道路有联系,共同组织成一个完整、高效、动静分区的小区内外交通脉络体系。

    小区的机动车停车设计,根据项目特点,均采用生态停车棚,停车的经济性和道路服务的便捷性的结合。停车位均设计在沿小区主路两侧,便于就近停靠,降低车位成本,减少绿地损失。幼儿园建筑体量小,出入口紧靠用地东南角布置,入口附近布置部分停车位,基地内建筑靠南侧布置大于4m 宽消防车道通至建筑西面,靠近一层厨房,并设回车场及停车位,满足停车及通车要求。

     

    3.环境与景观绿化分析

      中心景观主轴贯穿每栋住宅,景观辐射整个小区,基本与小区出入口呼应形成对景,开阔了空间环境及视野。加强观赏趣味性的同时增加每住户的景观优势。垃圾收集点布置在景观绿地内,通过景观绿化遮挡及美化作用,井然有序,强调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景观设计中结合动静分区,将运动健身布置在小区最北端,绿化布置在小区中心区域,使居民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4.建筑户型设计分析

    依据搬迁小区的定位,以三室两厅为主,同时兼以少量的两房两房厅、四房两厅以及两房一厅。居住区主要由11栋6 层住宅组成,主要布置在基地西面及北面。住宅南北排列,各楼栋山墙间距均大于6m,南北向间距大于27m,各户型均为南北向户型,满足日照、通风及卫生要求。力求在设计户型上,表达出围合空间的设计理念,使小区的环境更加雅致幽静。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房型设计上力求序列化、多样化、合理化、人性化。平面设计布局合理紧凑、户户朝南,各功能房间均直接采光通风,方便楼层住户的出入。将大中小套户型融合在同一单元,强调了和谐共生的居住模式。做到动静分离、布局紧凑、房间规整、尺度适宜的房型设计。

    四、结论与建议

      易地扶贫搬迁的投入建设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影响是巨大的,本文中的城中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以其超前的设计理念,合理的建筑布局,优雅的环境造型,创新性建设的运用,贯彻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精髓。

        城中镇易地扶贫搬迁在安置点选址方面比较难,一般用地较为偏远,新建搬迁安置住房比较集中、相关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以及贫困群众的劳动就业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若不改进,将影响贫困家庭的生活质量,造成群众更加贫困,甚至可能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易地扶贫搬迁是改善和保障弱势群体居住环境的重要途径。另外,易地扶贫搬迁发展也需要在模块化、标准化等方面做好准备,这对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对的选址布局和建筑设计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五、参考文献

    [1]程丹, 王兆清, 李富忠. 易地扶贫搬迁研究——以山西省五台县为例[J]. 天津农业科学, 2015, 21(1):70-73.

    [2]游宇, 李东升, 王昭力.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推进精准扶贫步伐——对湖北省谷城、京山、通山三县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财政监督, 2017(10):35-39.